2016年4月16和17日, 兼任慈济新加坡分会暨马六甲分会前执行长刘济雨应邀前来新加坡,为志工和职工进行三场讲座,分享四年来在花莲静思精舍随师的心得体会,同时为新书《修与行》进行签书会。
四年前卸任新加坡分会执行长的刘济雨,对新马之情依然深厚。刘济雨这几年在证严上人身边,用心观察天下事,在关键时刻自动请缨,做上人的手和脚,或深入灾区,或协助各地慈济据点推动会务。旁人好奇询问他在精舍“忙”什么,他打趣地说:“忙着等待。”进退之间清楚分明,做该做的事,做别人做不了的事,随时把握因缘发挥良能,但是功成不必在我。他说:“缘生就把握当下,缘灭就看开放下。”
分秒常保正思维
“成功的人际沟通过程中,语言只占百分之八而已,其余百分之九十二是靠说话时的念头、情绪、声色和态度,这才是成功沟通的关键。”
刘济雨分享他在精舍接待访客的见闻,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定见,本着一分尊重和同理的待客之道,反而让人感受到真诚,而圆融地化解了僵持不下的局面。他提醒志工要观照自心,因为心中的念头,会通过言行举止自然流露出来;若有一句话不得体,就会反映心中微尘般的无明习气或傲慢。
他感叹地说,人际冲突大多因知见引起,而学佛就是要对治集合贪、嗔、痴三毒的所产生烦恼,把疑惑所产生的障碍消除掉。“要求别人接受我们的意见是‘有所求’,主观认为自己的意见比别人好是‘没理由’,常以自己的主观定检会判断错误。”他妙语如珠地点出生活中的体悟。
“当不正知见在蔓延,我们是否能拨乱返正,为癫狂慌乱做正念?”刘济雨表示,心中会有杂念,是因为缺乏正面的思考习惯。因此,他鼓励志工要培养正向思考,学习上人的正念正信,静坐常思己过。他以空陶罐来形容心灵成长的历程。“我们要学习像个空陶罐,随时保持净空,加入净化人心的法水,净化自己和别人,不要心存偏见。”
事理相印 常想一二
“没有事相,就不能说法。”真理需透过种种事相才能显现,刘济雨再三提醒大家做慈济内修外行的法门,“不要忙到失去方向、目标、重点,才不会忙着做错事。”
改变自己是自救,影响别人是救人。刘济雨表示慈济人透过精进闻法和走入人群,藉事练心来印证道理,“以环保志业举例,大地环保是有形的方便法,但是方便中蕴藏了心灵的环保。若个人很精进但心中没有法,遇到挫折时没办法转念和转心境,会被困难克服,很难成就道业。”因此他鼓励大家薰法入心,更有智慧地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考验。
刘济雨表示,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,常想“八、九”就很哀怨痛苦;若常想“一、二”,无论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、不埋怨,自然就没那么多烦恼。“不怕恶念起,只怕正觉迟。心中有些许不悦就不清净,要反观自照,清净和喜悦是相辅相成的。很多时候不是路不通,是心不通。”
台北慈济志工陈志远也受邀在讲座中分享自己参与慈济的心路历程。“之前在美国生活都是‘好山好水好无聊’,不过从慈济的见习、培训到受证的过程中,让我断习气、学忏悔。”陈志远表示万物唯心造,只是心被无明覆盖看不清。陈志远也期许自己是提灯照路的人:“‘分’字代表每人一把刀;‘合’字就是众人一张口。当我们内能自谦,外能礼让,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。”
两名讲师的分享,引起不少干部的共鸣。志工陈润福承担协力组长已有八年,在邀约志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人事考验,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因此要常转心念,并心存感恩广结善缘。”最近遭遇一场车祸的他,发现其实社区志工之间的“诚与情”其实一直都在。
“最窝心的是不停收到志工的简讯和电话问候,其实自己并不孤单。之前曾经有人事磨合的志工也会过来关心我,让我很讶异。”同时兼任人文真善美布展组和环保干事的陈润福,期许自己多看别人的优点,学习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。
讲座结束前,刘济雨勉励大家:“真正的成功不是赢了多少人,而是帮助过多少人,与多少人结善缘。新加坡(能付出的)福田虽难开辟,但是能坚持才最可贵。”